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国财长会议周末结束,达成了多项共识,并形成了联合公报。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问题。虽然规模已经达成初步意见,但是路径则没有被说明。与此同时,金砖四国则在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时间表和增加发展中国家投票权意愿。其中投票权问题,应该是未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博弈点。但是短期而言增资方式和资金用途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于投票权的问题,美国比较开放,基本同意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增加投票权份额,因为美国在基金组织分额超大,无论同比例下降,还是其他目前所提出方式,都不会影响美国在其中实际影响力。而欧洲比较倾向于增资用贷款方式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不是采取资本金方式,因为用资本金方式,欧洲主要国家份额必然会明显减少。发展中国家基本是希望增加资本金方式出资,但是短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筹措资金用贷款方式并没有明确地表示反对和异议。美国则是两种方式都可以,并没有明确立场。日本则是倾向于用贷款方式,因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国际形象,又不影响自己在组织中份额。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问题,则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使用问题,尤其近期援助资金的使用。我们知道目前东欧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而欧洲主要国家不愿意直接帮助这些国家,而愿意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承担这个任务。但是这些国家债务问题大多是与欧洲主要国家银行和美国一些银行有关。那么由这些主要国家直接援助,那么必然在减免、延期或是取消部分债务就是谈判之内容了。显然它们是不愿意的。但是面对东欧危机,又不能不管,因此采取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出钱。即使自己也出一部分资金,那么大多数钱(还有非欧洲国家钱),又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东欧国家援助回流到本国银行内,因为所谓援助就是帮助债务国还债(短期)。这种有倾向性手法,在美国政府援助美国国际集团(AIG)已经有了类似情节,政府资金最终流到"特定"金融机构。由于欧洲和美国在解决金融问题上,不愿意采取解除金融和约方式,因此大量金融债务问题,用所谓注资就变成了,政府主观上想让这些资金最终流到那个或那一类机构手中的问题。日本一个月前希望投入1500亿美圆资金贷款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席近日说,日本将投入1000亿美圆。但是在此次财长会议上日本并没有就此问题发表任何谈话,说明日本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复杂性。

在这样环境局面下,在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问题上,中国要格外慎重,如果参加增资也要采取资本金方式,得到更多在该组织发言权。但是有一点应该意识到,这个发言权不是类似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一票否决权那样分量。另外即使发展中国家份额增加,但是投票时是否具有影响力恐怕也是一个未知数。

表:部分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

数量        比例(%)

美国              371743      16.77

日本              133378       6.02

德国              130332       5.88

法国              107635       4.86

英国              107635       4.86

中国               81151       3.66

意大利             70805       3.19

沙特               70105       3.16

加拿大             63942       2.89

俄罗斯             59704       2.69

爱尔兰             51874       2.34

印度               41832       1.89

瑞士               34835       1.57

澳大利亚           32614       1.47

墨西哥             31778       1.43

西班牙             30739       1.39

巴西               30611       1.38

韩国               29523       1.33

瑞典               24205       1.09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