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进入2023年后,根据观察元旦和春节消费和人流情况,经济恢复的第一波,已经表现出来一些明显特征:

 (一)   剩者为王

   在北京自己从去年中连续观察餐饮标的,在春节中都表现的都非常不错,但是低端很多小型餐饮标的要么之前就倒闭了,要么春节期间都没有经营(对客流没有信心)。其中一个餐饮企业对我表示,盼望这种势头能够延续下去(并无把握),这样在去年为了坚持下去,借的钱就可以换上。

    在一月走访天津餐饮企业情况也是如此,比如金融街中档青年餐厅(人均消费100元),中午客流已经基本恢复满座状态,但是金融街其他餐厅企业则仍然举步维艰,其他街道上小型餐饮企业已经很难见到了。

(二)收入与人流并不匹配

    根据文旅部的测算2023年出游人次恢复到2019年88.6%,但收入仅仅恢复73.1%,这是在节日消费有通货膨胀情况下出现的,说明消费欲望并不强烈,消费者即使在春节这样特殊节日表现的异常克制,呈现出“穷逛”的特点。那么这一点非常需要在消费第二波“五一”和更为重要“十一”黄金周去继续审视。

     春节档电影消费与人流与消费差异,虽然2023年总票房创造了历史第二高成绩,但是观影人数则是属于历史第四高,票房冠军“满江红”,则是春节档第三高票房影片。2023年平均票价属于第二高,但是Imax屏幕所占比例则是历史最高不容忽视。新增营业影院低于退出市场影院数量,但是新增影院的银幕数则高于退出市场银幕数。

 (三)流量和消费场景集中

    从高速公路情况看,只有江苏和浙江(某些干路)出现了历史流量新高。旅游创了历史记录比较明确只有海南和云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海南旅游不但人数创了历史新高,而且收入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人数增长率。海南价格(餐饮和住宿)投诉近日层出不穷,也佐证了海南旅游“异常”的兴旺。而云南旅游人数增长率与旅游收入增长率大体相当,但投诉率大大低于海南。海南和云南历史性记录性地恢复其实2023年元旦就开始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旅行社门店恢复(重新开业),还比较慢、并不明显,属于存量再就业范畴。

 (四)综合体人流重聚

 据万达集团官方微信,万达旗下服务业迎来全面复苏,多项经营指标超预期。今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六)全国480座万达广场客流1.6亿人次,销售收入126.8亿元,其中可比万达广场同比2019年客流增长15%,销售额增长29%。商业综合体能够有如此成绩,这些近十年以来第一次,它是否预示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短视频用户增长遇到瓶颈、微信朋友圈渐弱后的一次消费者“线下大回归”元年开启,值得我们格外留意和持续观察。

 (五)身段下沉趋势

 我从去年下半年将俞敏洪先生、罗永浩先生作为个体观察标的,即他们的生意命运变化的角度,反观当下经济政策环境和经营方式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共性忍耐力、灵活力和生存力,以及不同性的处理和适应环境方式,包括学习再生存方式,如此这般他们会迎来怎样的经济遭遇是我观察重点。

 他们和最近卖货很火的张兰女士,虽然他们当下经济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宏观上看,无不采取的是“身段下沉”,把自己揉碎殊路同归方式在做生意,其实这已经预示着未来三五年在经济休养生息一种主流采取经济活下去的趋势。当然一旦这种方式不再是主流,那么我们可以说,那时才是从头到脚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开始了。

 (六)节前商品价格背离依旧

 在去年1月经济观察中,提到猪肉价格在春节期间一反常态相对十二月份则是下跌的,,而其他是商品价格则是上行(比如蔬菜等),如同1998年时的春节前情况,那么接下来去年经济滞胀出现了。那么今年这种价格背离现象依然出现了,但是接下里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复通胀再次降临恐怕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为去年M2超长增长给今年带来了伏笔。所以今年经济应该休养生息,调理经济内部关系,而不是急于硬增长的启动,特别是继续采取高负债刺激经济方式更要避免。

2023年我基本按照经济恢复程度来观察,而不是按照增长水平来观察,比如增长率是否达到一个怎样高度。因为历史是延续是无非隔断,经济活动也是如此。

 (一)   经济需要疗伤

    由于疫情三年来强烈干扰,造成经济内伤不容忽视。一个是存活下来企业如何恢复发展,另一个是倒下企业留出空白是否有新的企业出现,即全社会再创业什么时候出现。目前几年来一些造成经济动荡内外部因素还在,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后遗症在困扰信心层面处处可见。现在经济恢复属于是本能性自救或复位阶段,并不是主动发展阶段,这一点必须有清醒认知和判断。

   (1)希望能够在国家级经济座谈会上看到全国排名在前20名企业家的身影,无芥蒂、向共情方向发展、开诚布公地平等地共商国家经济现实问题解决方法和路径。

   (2)疗伤需要的时间不可低估。一旦经济内伤痊愈,会表现出类似改革开放以来,每十年出现一批企业家的特征,比如92派、2000年互联网派。。。。。等等。

 (二)   经济难题需要化解

    经济恢复刚刚开始,但是之前问题并没有因此消失。比如就业、地方债务、房地产低迷等等。2023年从经济角度而言,黑天鹅其实威胁不大,而始终在那里的灰犀牛,才是不可漠视问题所在。

 (1)就业问题。注意负面状况积累,高校毕业生在2023年规模又是一个历史新高,并且这些毕业生已经属于“网课”一代,带来社会匹配性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必须有超级特殊政策,与之前就业存留问题一并解决。而且要与人口政策形成完整呼应性和衔接性组合。

 (2) 债务问题。包括地方债务、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去年一年发展演变,只有居民债

务出现了减速和停滞状态,其他仍然在延续之前的趋势。所以尝试着多途径、多方法解决这些灰犀牛的体重问题(消失不太可能),已经是不可避免紧迫任务。

(3)银行理财问题。去年第四季度出现的债券市场大幅动荡,造成的银行理财产品相当规模赎回的问题,在2023年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潜在金融动荡因素。“拆弹”必须提前否则一旦扩散,直接冲击银行系统的稳定,尤其中小银行。REIS扩大规模和容量也许是地产与理财困境双重解套方法之一。

 (4)信心问题。一年以来全社会已经在舆论上共同承认有一个经济信心问题,但是具体内容和指向则有着不同观点。可是如果信心问题把不准脉,问题内容没有共识,就会出现药到病不除困境,那么信心问题就会演化成信任问题,经济心态表现上要么出现无力感或随机性集体经济事件,给经济的恢复带来负面干扰。

 如何解决经济信心问题,近年来政策回溯和检讨是必不可少的,那怕这种坦诚是内部的、在一定范围的默默地,也是当下需要的。我们想想40年前改革之初,就是在问题上形成了全社会共识,然后自然找到了解决问题方法,从而经济方面的重整河山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历年春节黄金周主要数据变化情况(以下数据来源于文旅部、交通部、国家铁路总公司、民航总局)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