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元计价方式中国进出口总额在2014年9月一个阶段性高点已经出现(图一),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在2015年人民币出现贬值走势之前出现的。由于2015年和2016年人民币累计出现了两位数贬值幅度,结合外贸港口货运量仍然在小幅增长的现实(图二),说明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贸易额峰值还没有出现或者即将出现,这是2017年需要观察趋势之一。但是作为进出口贸易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内部发展动力接近阶段性的枯竭,已是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
BDI它是国际贸易的晴雨表(图三),也是一切国际贸易前瞻性指标。虽然近几个月离开历史地位有相当涨幅,但是对比长期历史数据而言,国际贸易的前景并不乐观。数据是一切现实的浓缩。宏观世界贸易更是如此,全球化未来几年倒退已经是大概率事件。无论美国是否实施TPP,对于中国而言都不会增加外部需求,因为特朗普上台就是要搞美国的“4万亿”,虽然投资巨大,但是他保守主义倾向,导致这个蛋糕不会与其他国家分享,这是他上台改变以往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几十年约定俗成的地方,但是他也有不改变的地方,那就是为了支持他的“四万亿”融资的巨大需求,让美元通过利率调整走强,吸引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另一手就是通过美国国内减税和对美国海外公司增税逼迫美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一定采取单边主义,而国际政治则是为了赢得美国重新发展更多时间,反而最有可能采取合作主义,特朗普商人的本性决定了,很多事情可能现实主义以及人格多样化,而不是教条主义的,这一点必须要更早看透。
近期BDI和以铜价为首资源价格反弹,则是对特朗普经济指数呼应或者叫反应。2017年由于特朗普经济指数(预期)存在,因此一些大宗商品牛市必然到来,即使近期会有所回落,那也是因为市场原因即涨多了必然有调整,明年一定会卷土重来。2017年对于中国国际贸易谨防出现,在不能参与美国“四万亿”事情,还要受两个压力:一个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后被迫出现输入性通胀;另一个是美元升息后资本外流加快。三季度以来,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回升速度明显超过了出口价格(图四),这就是先导性信号。
2012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与中国经济走势背离,可以定义为经济上“衰退式”增长(图五)。进入2017年由于国际贸易保守主义存在,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和出口商品价格背离不可避免的出现,因为为了保障强有力顺差必然选择人民币贬值是大概率事件。在没有类似俄罗斯那样西方制裁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开始出现大幅下降,那么2017年压力还会更大,因为将面临美元升值和保障顺差双重压力。
图一: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和增长率
图二:月度外贸港口货运量和累计增长率
图三:BDI指数变化趋势
图四:中国进出商品价格走势
图五:贸易顺差与工业增加值
以上数据来自:海关总署 交通部 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民银行 商务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