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脑海中和行为上的差别,会导致一种貌合神离状态。在一个社会、一个集体空间中,如果各主体出现焦虑差、认识(认知)差、诉求(目标)差、行动(行为)差,那么普通问题,可能演变成激烈问题,非对抗性问题变成对抗性的问题。并且不论是激烈问题,还是对抗性问题,即使平息,结果也会造成裂痕,呈现“死扣”状态,需要相当长时间去消化,是很难短期化解的。因此必须避免“死扣”状态。

焦虑普遍性并不可怕,真正麻烦是在焦虑差方面,即各主体“不安全感”在同一事物(事件)上担心点不同形成的差距,构不成共同认同的解决“不安全感”的方案。认识(认知)差从个体角度与个人经历不同有关、从群体角度与社会地位不同有关,因此就会造成解决问题方案不同。诉求(目标)差,则反映出的是,各主体需要的结果是不同。其背后是由于解除“不安感”彼此内容不同所致。行动(行为)差,与各主体掌握资源直接相关,都是按照自己所处地位和持有资源去实施的。如果各主体行动(行为)点不同,即达到目的是不同的,那么行动会形成对立,惯常秩序会被打破,弱势一方容易极端(暴力)化。但一旦进入极端(暴利)化阶段,也意味着一切进入到了一轮事态的顶点。

无论是焦虑差、认识差、诉求差,还是行动差,首先必须承认它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事情上,差距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但并不就一定会造成对立或冲突,这需要对历史规律总结认知,以及事态走向基本判断力。强势一方应该主动寻求在事态早期,找到共同焦虑点,协商缩小认识差,创造双赢的“诉求”,行动控制在室内交流范围内。清醒认识到,任何问题不应导致形成问题“死扣”的结局的出现。清晰的知道,所有这一切解决都是需要超出现实利益的智慧。如果任何一方想自己太多,不能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尤其强势一方),而是放任“扩差”,那么从问题一开始,就向“死扣”方向走去了。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