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于大事件的历史记录,除了历史档案外,也包括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个人记述,日记就是其中一种典型形式。著名的有拉贝日记等。当然也有散文式,不是像日记那么日日出现,而是个人片段式的记述,比如个人回忆录一类的。

 

历史档案是正史,个人记述也是正史,因为其内容大多数是亲眼所见(一手信息)和少量的亲耳所听(二手信息),野史基本是二手信息或三手信息,属于道听途说的信息,以猎奇性和故事性为主。

 

那么为什么个人记述只能是历史细节补充,而是不能等同于历史档案地位,甚至都不能进入历史教材之列,而最多能成为历史教材的参考资料。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个人记忆力的偏差,二是个人情感好恶选择偏差(有时也称之为杂念),三是个人信息范围的局限性偏差。

 

个人记忆力偏差在个人记述中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回忆一件历史会议事件,不同当事者个人回忆时,会出现诸如,参加会议人员数量,扮演角色、说个了哪些话的差异。不准确带来增加或漏掉信息是在个人记述中经常出现问题,一般读者是不会去追究的。个人记述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社会知名度有多大,并不意味着不出现记忆力的偏差。

 

个人情感好恶在名人的个人记述中是一个屡见不鲜现象。比如蒋介石日记、张国焘回忆录等都是现代史重要参考资料之列,但是不能成为历史档案,不但有个人记忆力偏差的问题,还有他们的个人好恶的问题,对事件和其他历史人物评价,带有明显个人色彩,因此不能等同于社会认同历史评价。但是作为研究时,了解他们作为当事者是怎样评价他们参与的事件和他们能够接触到其他历史人物则是非常有必要。个人杂念是另一种个人情感好恶表现形式,就是不自觉或下意识地,给自己的历史地位加分文字表述。还有个人表述中尤其事件的评论部分,由于有其擅长方面,也有其知识不了解的领域,就会出现一些的事情表达的一致喝彩或另外的事情上充满争议局面局面。所以个人记述难于成为历史档案,这也是原因之一。

 

关于一个人信息范围有局限性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之一,但是容易忽略这一常识的时候,往往是遇到“大人物”“大名人”使得我们忘记了这一常识,比如面对蒋介石日记时,我们自然认为抗战时期在他的那个位置,应该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然,从他的日记就可以看出,他也有信息不了解烦恼的事情。因此历史档案是全面的,但是很多细节则是需要当事者回忆录去补充。

 

个人记述如果是定位于历史资料补充,那么自然对其精确度要求就低于档案,甚至可以作为历史文学来阅读,尤其个人表述中好恶带来文学化描写和故事性张力具有强烈可读性。这就是个人记述比历史档案更有广泛读者原因所在。

 

由于个人记述者社会身份不同,带来的文字处理能力和事件选择上也有明显差别。即快递小哥的日记和作家日记一定是有很大不同的。读者观赏时也会下意识地出现,仰视、平视或俯视姿态。情感选择上自然有爱我及乌的特征。共情、同情、知情在不同类型日记中,会有差异化反应。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人记述,一般都是一手信息为主,占有比例到绝对程度,如果日记中二手信息比例不断地调高,注水现象就出现了,读者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话题的争议性就会越来越大。这是实时日记最大风险所在。另一个就是悲情故事类型同质化,带来读者情感消耗,也是这类日记的风险所在。还有一个是自信心过强带来,话题不谨慎,去谈超过自己能力和知识以外内容的风险。当然还有人所共知的“杂念”问题。

 

个人记述作为历史细节补充,一般如此定位后,人们就不会去过分追究其所有问题准确性,因为核实成本是很高的,不是历史研究人员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日记也会成为一次性阅读消费品,能够反复阅读之前内容者显然是少数的。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