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有很多词汇描述,但是传统或经典经济描述离不开衰退和萧条这两个传统词汇,虽然这种经济现象并不是总是出现,显现周期性的特点,一般而言衰退现象并不难见,而萧条并不多见。简单地说,就是遇到萧条很难,遇到衰退并不难。萧条属于超大周期,衰退为中周期现象。我们想想最典型大萧条是发生在1929年的美国,我们了解只能通过历史资料;但是衰退2008年、1998年。。。。。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或者说目睹或听说过。
衰退国际比较认可说法(并非定义)是连续两个季度而同比负增长,萧条由于比较少的出现,因此说法也是不一的,那么就更没有所谓一致性的定义。一般描述大萧条(没有使用小萧条这种说法),大多是场景式描述,即1929年美国社会方方面面“惨状”,但是大萧条一旦出现,经济负增长是以年为单位,而不是以季度为单位的。
目前衰退即经济有两三个季度负增长基本属于没有争议,那么是否触发大萧条则有争议(也并非大争议),原因是首先是新冠疫情前所未有,即与非典等近五十年以来疫情非常不同(这里不做一一对比);第二影响方式前所未有,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都没有造成全球人和物的交流停止。这次是人类社会全方位第一次硬停止,性质极其严重。基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造成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因此想到可能出现大萧条这是很自然想法。不出现这种想法,反而是反常的(不论公开或私下的)。
基于前所未有的现状得出现实经济后果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必然的,也是可以定量测出来的损失。并且经济下滑一定有时间性,即衰退,不会很快地停止。关键是,是否存在大萧条,尤其主要国家,目前看大萧条在主要国家出现概率并不高,但是在一些特殊国家,比如负债率非常高,在疫情之前经济就属于衰退阶段,那么这些国家就一定出现大萧条,目前这样潜在国家不超过10个。它们对局部地区会有影响,但是对于全球影响并不大,这是与经济体量有关。
为什么得此判断,首先全球主要国家也是出现了另一个前所未有抗萧条超大剂量经济援助计划。其次是人们意识是,克服衰退的出现,没有人认为这是可能的,但是抵抗或对冲长时间衰退导致的大萧条是可能的,也是真正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三现今各国财政和金融手段,要比1929年那时丰富了太多了,可以说超大剂量援助,没有效果,即不消除大萧条的威胁警报解除前,主要国家不会收手。接下来人们一定能够看到这样场景。至于大援助是否造成之后很多后遗症,此时不会有人愿意和你探讨,其实讨论意义也不大,属于个别人的事情。
绝大多数国家经济衰退两三个季度,属于很正常现象,也是大多数人能够预测出来,难度大则是两三个季度后,经济表现是怎样一种方式。有的国家衰退时间长一些、有的国家衰退时间相对短一些,有的国家可能就直接或导致出现了大萧条,这是可以提前预知的。另一个方面也是可以预知的,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属于哪种类型,即该国经济依赖性是什么,也是影响经济衰退长短因素。变数或未知的则是,未来国际关系,比如政治关系、地缘关系和与之带来产业链可能发生重组关系。尤其所谓“自主制造”概念在多发达国家提出后,它进程和规模,目前都无法定量化。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博弈,所涉及方面太多,以及应对变化的国的内部也千差万别,能够安然度过这种不确定性,具体到某一个国家,真的需要一些运气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