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人做财经信息分析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了,回顾走过的路,发现自己先是有观察经济的现场和活动兴趣,然后由于很多现象不知原因或者不知如何理解才开始学习经济、金融、社会学、博弈学相关知识的。

 

       我对北京新发地市场连续跟踪或走访,大约有十多年历史,近期由于疫情缘故不得不放弃了,改为“四处游荡”旅游摄影外带经济观察方式了。在我经历了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过程中,有件事情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一个是前三年看到了,菜贩代际更迭,年轻的女老板的出现。与此同时装卸工老年化的出现。另一个是对于彩椒观察,发现了它的供求关系与五星级酒店的经营,以及背后的旅游业兴衰有关的特征,也因此与经济观察报做了一次合作。

 

       劳动人口红利拐点问题,这三年已经防范再谈,其实如果经常去经济现场,比如大型建筑工地,其实十年前就开始了,一个工资上升很快,一个是很难见到三十岁以下的人了。现在已经不是第一代打工者已经退休回家的问题,而是第二代打工者也在接近退休年龄,并且还不得不让他们在坚持一下的问题。最近,城市绿化队伍中,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发现女工比例已经接近四十,这是五年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军队作战部队已经有女兵身影了,这在五年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你始终是在观察经济现场,那么你早就在媒体讨论之前就发现了这些问题了。

 

       今年物价显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经济现象,即使你不在经济现场,你也会感受到,说明其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即使不需要刻意观察也能感知得到。但是更加细微东西,如果不是长期性习惯观察经济现场就不会得出别致或独特物价观点。比如为什么水果在所谓物价中变现的并不突出,典型苹果和香蕉就是一例,它背后经济(消费))含义与社会(排场)含义,则是可以以小见大得知。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型讨论经济的会议不受欢迎,不是这些专家学者经济学水平高低问题,而是他们说法“不接地气”,没有来自第一线例子。都是圈子里的话,彼此喂养而已。即使内部会议也是如此,比较空洞,鲜有活生生的例子,所谓座谈如果有活生生的例子,一般认为都是必须是企业家他们才有,而分析经济者是不必强求有的。

 

       那么是不是中国知识分子圈没有形成这样调研的文化传统,尤其知识分子很多原生家庭就来自普通环境,本能地并不情愿再次在投身自己所谓熟悉的环境去观察什么,觉得好不容易离开那个环境,排斥感代替了观察感。

 

      其实不然,中国北洋时期学者也是我非常尊敬李景汉先生,就是中国社会经济调查先驱,它曾经为了社会调查举家六年在河北定县。虽然这样学者,从那时到现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显得凤毛麟角,一直也不是主流,但是这是世界经济分析的主流态度和方法之一,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环境、一时利益,就放弃了经济分析中,这个用历史证明的优秀方法之一。

 

       任何数据模型都要依靠数据本身的质量,中国数据质量正在不断地改进之中,由于是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一定会出现让人在某个时间段出现困惑、难以定论的时候,虽然过往处理数据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减小判断时犹豫或方向不明难题,但是此时如果有这种感觉时,我一般采取走出去,去经济第一现场,看看机场、火车站、超市、饭店、电影院,各类专项批发市场,制造业集散地,以旅游走马观花的方式,有目标地不露神色地去走访那里,听听那里经营者、贩卖者他们的现实喜怒哀乐,也听听市场政府管理者,他们的难言之隐。

 

      当数据与经济现场的感觉矛盾时,我选择经济现场得来的感受,因为那样你不会错。那么如何避免到达了经济现场你还感受错误,取决于是是否长期有这样观察习惯,而不是一次性地应急式的,因为观察也需要积累,尤其经济现场的沟通能力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其次取决于你的样本选择是否有典型性,而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不能偷懒)。

 

 

       我之所以还能坚持到今天还对财经分析有兴趣,其实更是它的社会性观察那部分始终吸引,给我知识、信息和自信。

 

      如果大家了解了经济学本身就是从社会学分离出来的学科这一知识,那么我们分析财经信息,去回归本源显然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提示:本财经分析感悟系列将在本周结束,有愿意就此内容合作出版的单位,请与本人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谢谢大家的耐心。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