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信息分析中的法律问题

 

2011年国家统计局与央行相关人员“数据泄密”事件被媒体广泛地报道,从而也揭示了卷入其中的有关机构分析员通过行贿获取政府信息的问题。这是收集信息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的一个极端的例子。虽然过去会有此类情况,未来也无法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但是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中的法律问题将是从事分析工作职业分析员所不能回避和漠视诸多的问题之一。

 

一般来看,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阶段而言,信息收集阶段涉及法律问题超过信息分析阶段。因为信息收集将涉及手段、方法,这些手段方法可能触犯法律一些内容。而信息分析则是信息材料选取,其中容易涉及的最有可能的是知识产权问题。信息收集也有些似是而非灰色地带,比如采访录音(私下)可能涉及隐私和授权问题,特殊聚会听到敏感信息是否可以引用等。

 

信息收集是否成为一个法律问题是一个与国情紧密相连问题。在改革开放前任何独立收集公开的中国经济信息和政治信息的行为都可视为违法的行为。那时信息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东西、充满意识形态的问题。随着国家开放、文明进步、被公开信息越来越多,公开收集信息不在是一个在意识形态对立东西。合法地公开收集经济和政治信息不在是一个一定“要坐牢”事情,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分析员都有了存在价值,并且已经如同其他社会职业一样。但是在目前中国法律和政治环境现状而言,并非即使是采取合法公开收集信息,也并非没有任何问题。很多部门信息方面的“潜规则”依然非常多,稍不留意就会触犯。有的时候中国式“潜规则”就是某些部门的“法律”。如果你要在这个环境下生存下去,那么作为中国的一个职业分析者就必须了解你的分析标的所涉及那些部门“潜规则”,尽可能不要触犯它们的“法律”。

 

之前我们提到的“泄密事件”也是在新形势下,由于一些投资机构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用非正常手段获取敏感市场信息,显然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当经济利益达到一定程度时,赌博的心态就会油然而生,必然存在着这种违法获取信息情况。职业分析者如同职业投资者一样,并非看某一次你的预测和分析是否准确,而要从一个长久生存下去角度来评判你的事业得失情况。任何“急功近利”“巧取豪夺”都是职业分析者生存下去的大忌。有价值信息是靠你的勤奋扑捉、细致的观察、点滴积累、耐心品味形成。

 

信息分析阶段必然要引述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料库中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必然相当部分是来自其他机构和信息源,在以此为论据信息分析报告中(图标或表格),应该直接标明这些数据和资料出处。保护数据和资料的知识产权也是职业分析者职业意识和法律常识体现。虽然职业分析者的职业就是原创“观点”提供者和制造者,一般在分析报告中不应出现来自其他人“观点”,(这也是与经济评论和经济论文最大区别之一),但是如果出现“万不得已”的引用,也应标明其原创“观点”者名字,以示尊重。

 

 

职业分析者最高境界是:所有信息都是别人知道的,但是你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做出了不一样分析。在中国职业分析者还需要有特殊能力就是:用政府公开信息来评说政府行为、用政府公开经济数据评论政府经济政策。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