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研究美国经济是很好分析的自修的功课

 

经常有人问我对“货币战争”这本书怎么看?我的看法是:一、它是一本从图书营销运作角度来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甚至影响了这些年中国经济类图书的营销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二、从书的内容角度看,作为图书内容本身它的故事性比史料性更强,迎合了当时人们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安情绪和需要得到某种答案的心理预期。满足了一个心里释放流程:肇事者是谁、阴谋的出处、别人干的坏事、责任无我。自从这本书出版以后,经常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一部分人模仿着书中表达问题的口吻、意识、立场和角度,来评说当今金融、经济和国际国内政治问题,抱怨和自大是这类评说主要特征。目前似乎这类模仿者的人数比书刚刚出版那段时间减少了许多,也许总是那样方式说话,精神和体力上都比较累人,因此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但是绝迹也是不可能,这是一类社会心理生态反应。三、我在当时看见了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领导要求人事部门购买这本书,发给每个员工人手一册,让大家阅读如“红宝书”使用时,我感觉非常难过。它反映了中国金融和经济历史信息普遍匮乏,以及大学金融和经济教学缺憾和空白。如果一般非搞金融不了解美国金融历史也就罢了,但是专业搞金融,居然需要是靠这本书来了解金融发展史和金融知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尴尬。我们不能指责先生他的写作,那就是一本从他自己角度解读美国金融史的书,并非是实际的历史,也不是重要档案解密。因此故事就是故事,史料就是史料。可惜的不是他,而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信息。

 

其实了解美国金融历史(包括世界)和美联储的过去完全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获知。当然这需要一些基本条件,首先是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了主动性,只能是在特殊情况下被动地接受信息。其次是需要掌握一门外语,否则无法阅读原始信息,只能去看二手信息。中国专业分析者其实大多都是毕业于专业财经院校,但是由于长期在一种“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环境中,加上教材内容“单一性”,使得一旦工作了,出现了厌倦继续“学习”情绪,知识结构“缺陷”的不适应工作要求状况。反而在这一行中做得比较优秀,则是半路出家者。他们差别之处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继续学习的“自觉性”的问题。既然是作分析这一行,研究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研究力在“非老师”指导环境下获取的来源,在于资料便于寻找的地方,容易形成自学条件。

 

美国是全球比较而言是市场最为发达、经济信息最为全面(含历史资料)的国家,因此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某个经济或市场的问题,以美国为标的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研究。目前通过互联网大多数美国经济数据和市场数据都可以免费得到,虽然不能说这些数据完全涵盖了全部,但是作为专题、兴趣和自学研究已经足够了。从资料和信息角度来说,研究美国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是十分便利的。通过对美国经济某一方面的了解、吸纳、品味、思考可以获得分析经济的经验、市场知识和分析手段(技艺)。一旦你经过这样“研究之旅”,回头再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和市场,你会感到一种轻松和游刃有余心情。另外在“自我研究”过程中,你会获得一种在“自由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有的自信心。做了一段专业分析后,你会发现在健康人群中,人的所谓的“智商”高低,其实是记忆力的差别,而记忆力差别;除了生理上的年龄外,决定因素是专注力,一旦一个事情专注了,其实无形中就是在研究了,专注时间长了,代表智商的研究力自然就增长了。

 

 

人是思考动物,同时也是对于思考最为懒惰的动物,因为社会在大多数时间里,并非给会思考的人给予正面反馈。在思考上“搭便车”的情况,从众潜意识到处可见。借口往往是“我又不想当专家”,给探求实物和信息真相带来自我障碍、自我管控。另一类来自中国上一代“语重心长”的告诫,不要知道那么多,范围那么广、把你工作方面做精就行了。其实当前这个时代,交叉科学、触类旁通才是能够成为某一方面“专家”可能必要条件,知识就是要杂,信息量就是要大,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在知识和信息的问题上不要自我约束、否则是不可能有超出职业平均水平的研究力和工作力。思考在社会出现极端环境时,经常带来是压力和痛苦,但是现在应该是愉悦生活的一部分,以及体验环境、自然和人生好与坏、苦与乐的经历。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