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寻找缺陷

 

发现信息内容的缺陷是找到问题关键,也是如何安排下一步行动的指南。问题和机会都是寻找出来的。而发现“缺陷”,尤其那些致命缺陷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击中问题的要害。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找到别人没有找到的机会。寻找缺陷需要持续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

 

人的好奇心是具有天然性,并且从婴儿时就开始了,不断地用眼睛和内心观察和感觉着一切自然和社会事物。但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天然属性总是在现实中,不断地遭到“碰壁”和被“修理”状况,因此人长期拥有好奇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多数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反而是在减弱,而不是在增强。始终保持“好奇心”的人大多数时间里被看做是比较另类不成熟表现。

 

寻找事物现实缺陷,没有质疑态度和质疑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质疑态度或者说质疑精神这是人的好奇心的“成人化”表现。因为没有好奇心就没有质疑态度(精神),但是质疑态度和质疑精神它需要逻辑推理和知识储备,因此只有人在成人阶段,能够达到这样基本条件。好奇心向质疑态度和质疑精神的转化需要两个条件,一个学习经历,一个叛逆经历。没有学习经历质疑中逻辑性和知识性就不存在;没有叛逆经历那么质疑精神就无法成长。学习经历越长具备质疑精神逻辑和知识能力就越强,但是如果没有叛逆性在精神上始终存在,那么逻辑和知识并不自然转化为质疑态度和质疑精神。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所谓生理和心理的叛逆期,这是天然属性。差别是不同人在这个阶段时间长短和表现,以及结果有所不同。能够长期保持叛逆是一件非常风险事情,因为这种叛逆仅仅保留自然属性,让其肆意妄为,会给人带来非常大成本付出。因此叛逆理性转化为质疑态度,是让自然属性向理性再造过度,是让行为叛逆向以精神质疑转移。

 

质疑态度与偏执态度有时也很难区分。质疑态度控制不好会滑向偏执态度。质疑态度和偏执态度到底有哪些区别或者说如何防止从质疑态度滑向偏执态度。它们区别首先是在逻辑方面,质疑和偏执都会有一种逻辑存在去解读或说服别人观点,但是质疑的逻辑具有多样性,而偏执则是不管外部事情如何都是用一种逻辑在说,并且偏执是不需要反馈和自我修正的,而质疑是可以互动反复讨论加以澄清和自我修正的。其二质疑和偏执在知识问题方面。质疑是在知识方面采取从不满足不断吸收态度;偏执则是喜欢现有知识的满足不在接受新的知识甚至内心害怕新的知识输入,因为这样的知识输入与自己以往观点可能发生冲突,质疑有内在更新系统,而偏执是没有这个系统的。质疑是有弹性的,而偏执是没有弹性的。质疑发现事物缺陷采取有根有据态度,而偏执发现问题具有偶然性并非具有必然性。

 

任何事情发生都不会是标准化的,一样故事版本、一样情节,信息内容也是如此,一定存在某种缺陷和漏洞。职业分析者在阅读信息时和观察问题时实际上多数时间是在找信息“缺陷”和“漏洞”。不过这种对事物和信息“找茬”使用一种专业手法和逻辑进行的,并非是一种条件发射和情绪化的反应。更不是刻意与谁作对。

 

把局部放大让不清晰东西显露出来这是发现缺陷“放大镜法则”。这是发现信息缺陷的微观手法。这种“放大镜法则”类似刑事侦查中的在发案现场寻找犯罪分子指纹手法,让隐匿信息显露出来,成为关键证据过程。放大是指行为过程放大,把一切细节显露出来,因此要还原犯罪轨迹,在可能出现问题地方给予重视。在发现信息缺陷的问题上就是发现按照事物运行轨迹中缺少的那些关键细节是什么。找到这些细节的缺失就是找到该信息缺陷。

 

把信息所涉及的一切地点、人物和情节重新架构起来发现其缺陷“拼图法则”。这是信息会商的关键阶段,也是发现信息缺陷的宏观手法。类似刑事侦查的梳理研讨案情阶段。在宏观梳理过程中,必然会从整体角度发现局部缺失信息盲点、结果性漏洞和情节断点。并且通过对历史资料查询和近期发生类似情况对比,找到信息中“与众不同”和“相似相同”缺陷。

 

    任何缺陷造成都是因为“人”造成的,因此对这个“人”观察和判别尤为重要。这个“人”一般就是指当事者。对当事者的行为习惯、所处环境背景要仔细了解。“人”造成缺陷有的属于责任心问题,忽略某种因素造成的;有的属于无奈之举,因为需要某种平衡或屈服外部环境。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由于“人”造成缺陷,在揭露之前这个“人”都不会提前告诉别人这个缺陷信息。只有被揭露和外界诠释后,这个“人”才能存在出面解释(或辩护)的可能。

 

信息一般反映出来的缺陷包括事件情节(要件)缺陷、市场主体缺陷、结构(条件)性缺陷、交易缺陷、参与者(当事者)缺陷、制度(体系)缺陷、环境缺陷。根据信息反映不同信息情况和内容从以上角度(或一个角度或综合多个角度)去审视去发现缺陷。事件(情节性)缺陷适用范围为突发事件的分析。市场主体缺陷适用经济和金融市场分析。结构性(条件)缺陷即适合于社会事件分析也适用于经济和金融市场分析。交易缺陷适用于经济和金融市场分析(尤其金融市场)。参与者(当事者)缺陷适用于所有分析并且是所有分析起点。制度(体系)缺陷适用于政策分析。环境缺陷适用于所有信息的分析。

 

    正视这个世界有缺陷,才需要我们发现这些缺陷,让它变得完美起来,这是人类成长动力之一。既然我们承认任何事情都存在不完美之处,那么就不应该惧怕发现或者揭露这个缺陷,更不应该企图藏匿和掩盖这些缺陷。敢于面对缺陷、坦然讨论缺陷显然是一个理性状态,现实一定不是这样的,经常看到则是用缺陷手法粉饰缺陷、用缺陷思想装修缺陷。由此人类“好奇心”不能没有,质疑精神还必须存在,因为一切缺陷不能没有对手。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