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分析能力的培养

 

分析来自直觉,而分析能力来自环境和自我培养,其中自我培养是保持持续分析能力的关键。自我培养也就意味着要将学习变成终身生活习惯。职业分析它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不断地学习,总是可以面对新的信息、新的事件、新的问题、新的知识。每当通过努力学习和细致挖掘发现信息真相、准确预测事情走向,并且得到了事实验证,来自外界好评,形成了正向激励,然后将每次成功经验或者其中感悟积累下来,自然就变成了分析良好的能力。

 

每个职业分析者都是从没有经验开始的。虽然通过常规学校教育有些初步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如何运用这些有限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这些很浅基础上,不断地扩展、深耕知识和能力就必须通过学习来得以实现。从基础知识角度而言,工商管理课程知识框架相对比较适合职业分析者基础知识架构,如果之前没有学过类似课程应该找来相应书籍加以自学;一般认为去了专业机构,似乎有所谓内部培训或师傅带徒弟模式,来解决职业新人学习和适应岗位情况,其实实际情况则大多不是这样,你会发现更多是需要自学或者自我观察(内部)、自我领会,除了分析报告有所谓标准格式以外,其他严格说是没有所谓规范的。任何企业都有内部所谓竞争问题,因此不要期望人人都会吐露所谓职业经验的给你听的,因此自学是常态,别人传授是非常态。在职业环境里自学核心就是对一切信息要“看”要“悟”。没有自学能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分析能力培养首先需要信息量的提高,没有超大信息量(上网海查),就没有对应广博的知识,也就意味着分析能力不足。因此职业分析者每天信息接触量不应少于5万字,并且精读也不应少于1万字。尤其在年富力强时候,记忆力最佳生理时期,应该坚持大阅读量。你会经常发现一个事实,同期毕业同学,出校门后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差距其实就是信息量的差距,有的勤奋者通过毕业后三年大信息量阅读,能够超越已经在此岗位工作10年但天天混日子所谓职业前辈,这不是特例,而是每天都发生故事。但是自学习惯养成的问题却是最大职业门槛,因为中国教育都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在这个体系中,形成没有考试压力是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是制度让人厌倦了学习,因此也就更谈不上自学了。由此你会发现在学校最优秀那些擅长考试者,一旦工作了就不会像学校那么辉煌了,而在学校里擅长自学那些所谓次优生,在毕业后仍然坚持自学,反而容易脱颖而出。以上分析能力培养是可以在办公室内完成的,但是这个还不够。其次就是走出办公室离开网络,去更大空间里去主动学习,比如听各种研讨会、跑各种论坛、走进书店、去图书馆,访问各类相关人士等等。所有早期从事职业分析的人,都会经历这样职业学习过程(当然相当情况下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完成的),随着自己知识进步、自己观点的增加,必然去听研讨会和跑论坛事情就会减少(这也是一个自我判定和测试方法之一),但是走进书店、去图书馆、访问各类人士,应该继续保留。三、分析能力来自积累,而积累来自归纳总结。看到一条信息内容,首先看其中是否有一些知识点是自己之前不曾了解和知道的,必须给予“名词解释”,这是第一法则。其次是事件是否之前没有遇到过,历史资料是否有类似情况。给予“案例比较”。这是第二法则。三、信息中分析问题时,分析逻辑、分析方法、分析角度是自己未曾知道和未曾使用过的,必须“学习掌握”,这是第三法则。四、信息中尤其评论文章中一些观点,虽然事实自己也知道,现象也曾看到过,为什么自己得不出那些观点和意见,必须给予“反思领悟”这是第四法则。

 

知识积累固然重要(尤其职业初期),但是更新更为重要(保持长久职业活力),一般从事职业分析8年后容易出现职业学习懈怠期,不自觉地靠经验过活。从职业初期爱学习,转化为热衷职业交际。不想再做职业和学习方面“苦行憎”,而想让自己“撒点野”快活一些。在玩儿性大增情况下,职业注意力开始转移,职业知识更新速度也在下降,职业兴奋点失去也意味着进入职业瓶颈期。一旦此种状况出现,最好方式就是休息或者休假,远游出行也许比较好选择,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比边玩边干要好。因为一旦失去职业热情,勉强着干事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在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国际视野。首先信息视野和来源必须国际化,每天仅仅关心本土信息显然是不够的,国际信息的阅读必须达到整体至少三分之一程度。这样就可以国际角度看待国内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信息还不完全开放国度里,来自国际信息尤为重要。国际信息是参考、是对比、是对照,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信与不信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好与不好的问题,它功能就是镜子。其次国际信息中有大量新的分析观点和分析方法,从中可以得到启发和借鉴的,尤其分析方法。目前很多常用分析方法和逻辑思维方式,不可否认大多来自外部世界。因为这是人类共同财产,如同任何工业品发明一样,我们大胆借鉴和使用,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文化DNA的失去,我们的领土尊严消失。它只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外部世界所想所知,让我们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更加主动、更加自信、更加有的放矢。国际视野就是站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表达和观察国际和国内问题。国内视野我们天生就具备不用学习,而国际视野并非我们天然就存在(没有这个教育背景)需要有意识地学习和培养。

 

随着现实问题不断增多,研究历史和阅读历史已经成为近几年的在职业分析领域中,从业多年分析者热衷事情之一,甚至超过打高尔夫球程度。清末历史和国际金融史的书籍放在很多人书桌上和旅行包中。国内职业分析者已经不再像以前热衷读一些所谓政治性揭秘境外书籍,而是更重视具有资料性质历史书籍。在史料性质书籍方面(含近代历史人物自述回忆录),香港文化界和出版界做出对于大中华地区历史性的卓越贡献,在大陆和台湾两岸各自政治处于一段相当长非常年代时,香港则担当了扮演记录、保留、出版中华当今历史的重任,使得大中华历史资料没有空白、没有断代。香港在压力之下很不容易值得挥手敬意。如果说国际信息是一面镜子,那么历史信息就是另一面镜子。镜子没有反射物是没有感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站在镜子前的人或事,才有自在和不自在的感觉。自信的人站在什么样镜子面前都自信,不自信的人即使没有镜子,不管站在那里都不自信。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