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利益、困境、危机
信息内容本身包括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两个部分,信息表面内容经常引起一种“信息感觉”,这是条件发射感觉,比较情绪化的反应(或激烈或不激烈与信息内容刺激程度有关),这是普通人经常观察信息的感觉。但是职业分析者则需要是信息的警觉而不是信息感觉。这种警觉首先就是与信息内容保持感情距离,放弃“信息感觉”里的同情心,建立“信息警觉”的洞察力。其次运用专业思维方式对信息的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进行综合“信息透视”。
信息内容经常造成信息感觉“同情心”的泛起,这是信息内容与阅读者心理真实形成了共振。但是这种心理真实共鸣,如果是被信息发布者在信息内容所要达到事先主观目的所设计的,那么也许这种心理真实并非是实际真实,这仅仅信息发布者“计谋”的实现,是引导的结果。如果在此种情况下,阅读者不但由于信了这些信息表面内容和其所散发出来“被设计”情绪要求外,并且还自觉或不自觉充当这些信息“背书者”和“传播者”。因为心里真实是从“外部洗脑”走向“自我洗脑”核心支撑点。
作为职业分析者必须与信息保持距离,才能客观地对信息内容进行“信息透视”。至于社会上存在专门为信息内容欢呼者和传播者这并不奇怪,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分工或者职业不同而已,不能简单地给予好与坏评论,因为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原因。职业分析者是信息透视者,不是信息传播者。
职业分析者一般对信息内容的做的信息透视,首先要做的尽可能所涉及表面内容和潜在内容收集信息上做到“穷尽”,这是所谓信息的“穷尽法则”。这是防止出现信息遗漏和信息盲点,影响判断偏差关键。但是实际情况则是信息不可能被穷尽,总会有遗漏、总会有不可知东西存在。对信息内容收集穷尽,可以看做是一种职业态度。其次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发布者或者信息内容所涉及当事者从一下四个角度去做“信息透视”,给予对应“信息答案”,即动机、利益、困境、危机四个角度。
所谓动机是指信息发布者和信息的相关者行为(行动)原因所在。所谓利益是指信息当事者目的和诉求所在。所谓困境是指当事者所处环境纠结所在。所谓危机是指当事者的所面临棘手问题所在。解读当事者的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就是解读信息潜在内容的方式。大多数信息当事者是不会公开地告诉信息阅读者潜在内容是什么,而是引导阅读者相信或注意力在信息表面内容上。这是信息的客观规律,这种刻意忽略的行为,则是既特殊又自然的人之常情。伪装或自我保护其实是人类行为常态。
“信息透视”当事者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并不是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对当事者“扒粪”行动,让当事者当面“出丑”,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理解”和“透析”当事者。如果当事者是一个很强、很智慧者,把动机、利益、困境和危机处理非常到位,隐藏非常深,如果职业分析者能够给予“理解”和“透析”必然是站在一个更高、更大视野空间平台上,以更为睿智思维去解读,并且有一种棋逢对手、与高手过招之博弈智慧职业快感。好的“信息透视”是距离(直线)、空间(环境)、经验(案例)、知识(通用和特定)综合体现。
动机与利益词汇本身并无褒义和贬义之分,凡事有动机,凡事涉及利益,这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常态表现,它们不是黑暗和险恶代名词。由于社会复杂性存在,一旦提到动机和利益时,大多还是给予负面“阴谋论”评价为多,特别是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了明显阶层分化,并且阶层又出现了不能流动固化现象,那么在社会中如果谈到动机和利益一般都是以“仇视”眼光和语言对待。普通人对动机和利益给予情绪化、意识形态化“贴标签”并不意外,但是职业分析者如果也这么做,那么就是缺乏职业态度的表现。职业分析就是要摒弃“贴标签”思维方式。要揭示当事者真实动机和利益诉求,这样才能看看这些动机和利益诉求,会造成给他人怎样影响,才能说这个动机从公众立场来说是如何的,或者是其中赢家与输家、受益者和受损者,以及之间比例情况(多数人怎样,少数怎样)又是如何。
困境和危机是一组敏感词汇。如果你把它放社会强势一方分析和透视确实会带来相当大风险。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社会更是如此。对强势一方不敢如此角度分析,对弱势一方则是不忍采取如此角度分析。这是分析困境中的分析困境。因此只能采取非公开发表意见方式进行困境和危机分析,并且这种分析意见是很难在一个更大空间里进行观点分享和交流,更多地是分析者内心中沉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议论当事者动机和利益问题非常大胆,而讨论困境和危机问题则是非常懦弱状况。因为指出动机和利益这其实是一种所谓抗争之举,属于被动性的。因为当事者动机和利益诉求可能危机到他人利益,只要危机了他人利益,那么必然就会有反弹,那怕它是社会做弱势群体,它也会有本能反应。而指出他人困境和危机,则属于进攻性,并且威胁到了当事者“面子”,而如果当事者强势一方,那么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击、压制和报复。这一切反应了人性弱点两面性特征和人的生存的现实纠结。
困境和危机人的本能都会去做掩饰或寻求突围,甚至转嫁。而动机和利益都会经过打扮或伪装后去做公开地追求。信息透视就是把一切掩饰去掉,把一切化妆给予拿掉。把支离破碎信息拼接、拟合起来,把信息后面信息挖掘、提取出来,把信息起点和终点,乃至过程完整展示出来。职业分析者不做信息背书者,只做信息透视者。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