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群体免疫概念是有道理的,逻辑上也讲得通,如果真是像其概念所说那样一个感染比例(即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后痊愈了,那么自然确实病毒第二次(非第一次)大规模传播概率就低,即使之后由于各国政策不同步输入性病例保持常量,由于本国人大多都有了免疫力确实危害也不大了。

由于群体免疫属于宽松式防疫政策,即不走到封城的地步,但是实现这个结果过程,则是充满变数,并且可能是非常残酷的,主要是指人道主义危机。现实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面,尽可能不要出现经济全面停摆,另一个考虑就是医疗资源挤兑问题。但是这个实现非常难于人为把握,因此就出现了英国3月13日提出这个概念(也并非其全面政策)到了3月23日就提出了居家全国要求。因为这需要太大比例(含超大人数)自愈过程,而不是去医院治疗康复的,所以这个实现过程只能是理论上或者完全是在青霉素没有发明之前,像西班牙大流感生命达尔文主义,这是在现代社会不可想象的。简单说过程太残酷。

群体免疫需要通过时间拉长才能实现,古代就是生命达尔文主义,现代社会就是等待疫苗和特效药出现。但是实现还需要病毒配合,即病毒是温和的,与已知病毒(流感类)大体相当,原有经验可以利用,但是如果此次病毒并非是那样,以往群体免疫概念的实现付出成本就会比预计大得多。

群体免疫概念在英国还在不断地提到,其反复的原因是在经济不能长期停摆,同时也不预计病毒会彻底消失,即接受低数量病例存在或者称之为相伴而生。但是多少病例为低病例,在什么情况下完全恢复经济,欧洲各国还在考虑之中,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大家都在做实验,一个治疗实验、另一个社会管制实验,目前仍然没有到了说谁是最好的,只能说阶段性谁的方法更好些。并且由于各国目标并不相同,文化也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出现一个放之四海的方式。

群体免疫其实最终一定是一个结果,很快地控制病情的国家,政策松了起来会比较害怕反弹,病例数比较大国家,一旦下降后,可以称之为结果形成群体免疫(过程并不一定采取是群体免疫政策),反而并不担心反弹。另外存在着两个影响因素,也是未知(效果)或不确定因素(人类需要一些运气成分),一个是疫苗水平(包括推出时间),另一个就是新冠病毒到底在第二年冬季是否卷土重来或者说复发的情况到底是怎样一个态势或规模,目前没有人能回答清楚,都是只能去等待、去再观察。

非常有趣的是,由于英国出现了来自官方人士群体免疫说法,首相又在近期出入了一次ICU病房,因此英国成为这一说法全球段子。但是当你看到另一个病例数与总人口之比这个指标后,你会发现英国则是最低,也就是感染率反而是最低的,欧洲小国安道尔、冰岛则是最高的,其实如果需要验证群体免疫这个概念是否是有效的,或者说是否存在这种真正实现的有这样的案例,我们到了今年冬天,看看安道尔和冰岛,甚至中东以色列,在病毒所谓的卷土重来时,他们的表现是如何的,那时再说群体免疫这个概念是怎样比现在讨论有意义。因为那时疫苗可能才刚刚出来,也需要经历广泛的效果测试。

控制了病情这是第一仗,经济恢复则是第二仗,在两到三年之中如何与病毒相伴而生,这才是最难打的仗。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