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来自经济真相的挑战

 

任何经济分析不可避免将面临着经济现实与经济数据真相的识别和挑战。由于中国现实环境所致,在中国从事经济分析和市场咨询的分析员们,总是受到来自媒体上的经济信息和官方发布的经济数据所带来困惑的压力。

 

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经济数据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失业率的数据则是被分析员引用最少的数据,而这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能够见到的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显然这个数据与现实就业情况有着明显差距,无法引用此数据进行经济分析和预判。反而在就业数据方面,分析员大多参考民间就业机构或企业招聘实际进行经济综合研判。

 

今年以来中国海关公布的月度进出口数据引起了广泛讨论和争议。其实海关数据在之前是所有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相对被质疑最少数据。其他数据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房价格指数都是经常被拿来被质疑的。就目前情况观察来看,经济数据的质量的改善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有所变化。

 

虽然我们不能这种改变现状,但是职业要求所在又在那里,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做经济和行业分析,首先从态度上就要明确这是一个探求真相过程;其次才是用什么方法来解读相关数据和现象分析过程。否则分析和判断准确率将大大下降。其中怀疑精神和好奇态度对于专业的观察者尤为重要。怀疑是对所谓权威结论的不断地质疑;好奇是对动态现象保持持续寻找答案兴趣。

 

面对经济数据和信息错位和迷茫如何去解决?我觉得根据自己多年实践,一般从三个方向去着手能很大程度去解决。首先运用“草根”调研方式从经济发生源头进行调研,即增加所谓经济“现场感”,通过与从事商品贩运、流通、销售基层市场从业人员交流,在他们诉说的“牢骚”中发掘有价值的第一线充满“质感”经济信息。其次是“行业对话”与企业各个级别管理者进行谈话式的交流,从他们的感悟或疑惑中了解市场和行业正在发生变化和问题。第三是“职业交流”与同行或学者进行交流。由于专业人员所处环境不同掌握信息或形成观点会有所不同,进行交流会对遗漏信息或看问题角度给予充分补充。

 

在调研中,善于沟通、平等待人是非常重要的,让被调研者能够真实“倾诉”才是考验分析员基本素养和能力的核心。达到这种能力并非非常容易,首先要让被调研者“松弛”下来,其次要让他(她)有安全感,即他们如何说都没有什么“后果”。调研前分析员必须事先进行问题的设计,并且在现场交流时要随机应变,并且强化询问、提问、追问的技巧,尽可能把握谈话节奏,控制好时间长度,使得谈话效率最大化。多年的实践感觉最难的是谈话导入阶段,因为大多数谈话者是第一次相识和相谈。

 

在经济实际“证据”和经济现状“调研”有两个学者对本人影响很深,尤其是在职业精神上和工作态度上。一个是陈寅恪,另一个是费孝通。陈寅恪是资料信息“证据”档案派大师;费孝通则是现场信息“源头”调研派大师。陈寅恪和费孝通追求的“实”是一切虚假对手,是我们的分析的力量。

话题:



0

推荐

张寅

张寅

733篇文章 292天前更新

企业咨询顾问,“分析的力量”、“纳斯达克之雄”作者。网易独家签约音乐人,专辑“德胜门“、“安得广厦”等。联系邮件:gianttiger@263.net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