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3年06月20日 17:33

分析的力量(12)

 

分析视角阳光化

 

分析视角是否能够阳光化与分析者心态和价值观直接相关。分析视角的阳光化并非是指所谓一切都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看问题,而是以一种公开化、专业性、非是神秘化角度去看待纷杂信息世界。积极和正面主要是指分析者的心态,不是指分析的结论模式。分析视角的阳光化完全区隔是分析视角的阴谋化。持分析视角阴谋化者就是经常在分析中提出阴谋论主张者。他们强调分析任何事件组成就是宫廷内幕、密室政治、勾...

阅读全文>>
2013年06月14日 12:45

分析的力量(11)

 

如何分析事件信息

 

职业分析者是需要拥有对事件信息有着明确和专业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框架。我们以目前国际热点“斯诺登”事件为例,展开一下事件分析基本步骤和思维矩阵。

 

(1)      价值和时间的判别

 

所谓事件价值判断是指该事件信息值得不值得进行分析,它是否有利于自身、客户和公众利益体现(至少应该满足其中一项)。“斯诺登”事件显然至少能够满足自身和公众利益。因为其中分析让事件信息更加透明、讨...

阅读全文>>
2013年06月09日 11:42

分析的力量(10)

 

分析的核心追求

 

关于什么是好的分析经常困扰着职业分析者。准确性、专业性、独立性似乎是社会对职业分析者基本要求。但是如何做到、如何体现分析的准确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对于职业分析者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准确性是好分析的基本条件。也是分析的核心追求。准确性反映在分析方面就是对事件信息所涉及内容所造成相关利益各方及时和未来影响判断、定性及预测是否恰当,没有丝毫似是而非、文过饰非的东西,并且分析...

阅读全文>>
2013年06月03日 05:20

分析的力量(9)

 

信息分析中的法律问题

 

2011年国家统计局与央行相关人员“数据泄密”事件被媒体广泛地报道,从而也揭示了卷入其中的有关机构分析员通过行贿获取政府信息的问题。这是收集信息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的一个极端的例子。虽然过去会有此类情况,未来也无法完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但是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中的法律问题将是从事分析工作职业分析员所不能回避和漠视诸多的问题之一。

 

一般来看,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阶段而言,...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31日 04:59

5月财经微评

 

 

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在搜狐微博上(http://t.sohu.com/u/30015207)的2013年5月财经微评,供自己日后反省和公众评论之用。

 

5.01

 

数据印象:4月PMI数据回落在预料之中,二季度经济继续探底将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继续维持去年年底对于今年经济增速7.6%预测。最近高层就经济形势破天荒开会研究,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经济政策,这与我们之前预期是一致的,我们认为经济政策调整将会在年中后的北戴河会上,而不是现在...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27日 11:14

分析的力量(8)

 

摆脱“镜像”思维困扰

 

所谓“镜像”思维是指分析者经常把分析标的(或目标)当成自己,按照自己对事件的反应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社会伦理、教育背景来预测、推导分析标的(或目标)。

 

如果说“噪音”信息是由外界因素诱导分析者在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做出判断失误的一个方面,那么“镜像”思维就是由于分析者自身内在因素造成的分析信息过程中判断失误另一个方面。而由“噪音”信息引起的分析失误并非经常发生...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19日 16:59

分析的力量(7)

 

信息分析不应预设立场

 

面对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信息,对于专业信息分析者来说,客观性、非情绪性是一个基本职业要求。而 “预设立场”则是专业信息分析的“天敌”。所谓“预设立场”是指无论信息内容如何,分析者都给予主观一致性的、条件反射性的态度、反应、分析和结论。“预设立场”与其是一种态度,还不如说是一种主观的表态和表达。表态时候明显具有观点的排他性;表达时候呈现语言的重复性。让人由不得给予任何怀疑...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13日 11:23

分析的力量(6)

 

如何面对事件信息

 

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时,特别是属于那些重大而又敏感事件,初期由于资讯或信息比较少,必然会在社会上和网络上出现和流传各种版本对事情真相、情节、乃至细节演绎传言和推理故事。事件各当事方,也会由于各自立场或所处环境或利益考虑,在信息披露时只会提供少量的经过“精心打扮”的信息。随着事态发展、公众压力持续,有关事件信息才能不断地更多披露出来,但是要想达到事件信息“一览无余”地步则是...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08日 17:16

分析的力量(5)

 

信息周期性现象

 

如果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一些政治、经济和社会信息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同一政策、市场、企业和企业家相关信息在一定时间间隔后,经常不断地反复出现。这些信息有的是以媒体报道方式出现、有的是通过网络传闻方式出现、还有的是以业界内部之间口头外溢方式出现。这些信息指明的信息焦点内容和焦点人物往往并不有太大变化,但是“信息情节”安排和“信息煽情”手段则是不断地有所变化,表现为强...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03日 11:05

分析的力量(4)

 

事件分析中的“情绪场”

 

人是感情的动物,分析员也一样。感情的变化少不了外界刺激和情绪氛围的感染,分析员经常会面对如何控制“情绪”的问题,使自己能够冷静地对待客观世界,运用理性眼光、逻辑的思维梳理着分析标的。但是在经济或社会一些突发事件中,当舆论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越正常情感,使得“义愤填膺”占为主导“情绪”形成了一个压力“场”的环境,即称之为“情绪场”。这种“情绪场”带有强烈“集体吐槽”的“...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30日 05:44

4月财经微评

 

 

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在搜狐微博上(http://t.sohu.com/u/30015207)的2013年4月财经微评,供自己日后反省和公众评论之用。

 

4.01

 

数据印象:3月官方PMI数据出现意料之中的反弹。值得注意的是:(1)物流采购协会对该月数据评论的字数是最少一次。(2)PMI反弹数据(环比)是数据公布以来最小的一次。(3)企业产成品库存上升,而原料库存则下降。以上表明第一季度经济处于弱反弹之中,企业对未来预期更显谨慎。...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25日 18:11

分析的力量(3)

 

信息中的“噪音”现象

 

所谓信息中的“噪音”现象是指信息发布者以一种“投其所好”方式,以一种满足“心理真实”的内容,而信息本身为虚假信息。信息发布者目的有时为了是来影响信息关注者行为和感情;有时是为了干扰关注者的判断和决策。“噪音”现象几乎所有的分析员都会面对的问题,识别信息中的“噪音”,不受其干扰或影响是摆在每个分析员的长久课题。

 

经济信息分析中“噪音”情况无所不在,尤其在那些热门行...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21日 17:54

分析的力量(2)

 

政府信息特色“出口转内销”

 

有关政府人事动态和政府政策动态信息分析是分析员日常工作之一。也是客户特别是关注的咨询意见之一。而中国的经济专业分析人员经常会遇到政府信息“出口转内销”的问题。

 

所谓“出口转内销”是指有关中国政府的人事和政策动态信息首次在媒体披露出来,并非是通过国内政府背景的主流媒体或国内市场化成分比较大的标志性媒体,而是通过海外主流政经媒体流传到国内的。

 

“出口转内...

阅读全文>>
2013年04月15日 10:14

分析的力量(1)

 

来自经济真相的挑战

 

任何经济分析不可避免将面临着经济现实与经济数据真相的识别和挑战。由于中国现实环境所致,在中国从事经济分析和市场咨询的分析员们,总是受到来自媒体上的经济信息和官方发布的经济数据所带来困惑的压力。

 

中国官方机构公布的经济数据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失业率的数据则是被分析员引用最少的数据,而这在其他国家是很少能够见到的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显然这个数据与现实就业情况有着明显差...

阅读全文>>
2013年03月31日 05:45

3月财经微评

 

 

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在搜狐微博上(http://t.sohu.com/u/30015207)的2013年3月财经微评,供自己日后反省和公众评论之用。

 

3.01

 

2月PMI官方和汇丰的数据均为下跌。上个月我们提出虽然1月份两个数据有所背离,但采取都相信态度为好。2月数据下跌可以看做季节性因素所致,但是分类指数中从业人员持续数月下跌(预期之中),与最近就业中介机构公布2013年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创近年来新低是趋势性吻合。综合而言,经...

阅读全文>>
2013年02月28日 05:21

2月财经微评

 

 

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在搜狐微博上(http://t.sohu.com/u/30015207)的2013年2月财经微评,供自己日后反省和公众评论之用。

 

2.01

 

数据印象:(1)1月份官方PMI和汇丰PMI指数出现了相反的背离,采取都相信的态度较好 (2)1月份官方数据回落在之前预料之中,因为信贷数据连续的回落(11和12月)已经表明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反弹持续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3)1月猪肉价格环比上升,同比下降;农业部蔬菜价格指数...

阅读全文>>
2013年01月31日 05:34

1月财经微评

 

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在搜狐微博上(http://t.sohu.com/u/30015207)的2013年1月财经微评,供自己日后反省和公众评论之用。

 

1.01

数据印象:12月PMI数据在2013年首日公布并没有带来所谓开门红,而是与11月数据持平,超出大多数人预测,应该说有些意外,我们原认为明年1月份会自然回落。这种停歇恐怕并不简单,也许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回落情况比预想为大可能性在加大,经济增速二次探底不能排除。从食品价格情况来看,12月...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31日 05:33

12月财经微评

 

简单地整理一下自己在搜狐微博上(http://t.sohu.com/u/30015207)的2012年12月财经微评,供自己日后反省和公众评论之用。

 12.01 

数据印象:11月PMI继续上升在所有人预料之中,12月份也会在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从业人员指标回落,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次低位,这是一个正本清源结果,我们上个月就对此指标(反弹)真实性提出了明确质疑,现在情况虽然不是最准确数据,但是趋势反应是准确即可接受。关于就业情况,实际表现仍...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24日 11:37

2013年展望(6):通胀让货币政策陷入“囧途”

2013年展望(6):通胀让货币政策陷入“囧途”

2010年和2012年岁末中国电影市场都出现了神片,它们票房都刷新了国产影片票房的历史记录,并且形成了观影热潮和社会话题。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也许是表象的溢出,也许是内涵的蕴育。2011年我们真是看到了物价像子弹飞,而2013年?是不是物价让我们太囧,是不是让货币政策显然囧途,恐怕很快就会让我们看到。

 

2013年价格改革闯关似乎已经箭在弦上,这是在没有所谓先破除垄断行业前提下的而进行的所谓资源价格市场化改...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21日 11:23

2013年展望(5):中国股市“日本化”倾向明显

2013年展望(5):中国股市“日本化”倾向明显

  从中国股市技术图表形态来看越来越像“失去的二十年”的日本股市。1989年的日本股市巅峰时外资持股和占交易量1%左右(中国2007年股市情况与其相似),经过许多年熊市,日本外资持股已经上升到了27%的位置。目前中国也在扩大QFII市场份额,相信到了2027年中国股市外资持股数也会与现在日本大体相同。日本股市问题是在失去经济二十年的同时,也是失去日本普通投资者的二十年。中国股市的问题会不会也造成类似情况出现?目前看“日...

阅读全文>>